Skip to content
首頁 » 蛹恆放映室 » 致被忽略的天晴與小斐們:談如何與孩子走出哀傷

致被忽略的天晴與小斐們:談如何與孩子走出哀傷

》劇照(來源:公共電視)

文/張書維專輔老師

 

「你為什麼不跟劉天彥一起死掉算了!」

「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

「你們大人真的很奇怪,憑什麼你們自己不愛了,我就不能愛?」

在《我們的距離》中,天晴的這些話觸動了好多人。在學校的場域工作,常常會接到需要做輔導或是危機處理的孩子,但很奇怪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在面對危機或是的時候,都有滿滿的,可能只是淡淡地告訴你,他很,甚至會發現,孩子像沒事一樣,課照樣上、球照樣打、手機照玩,彷彿事情不是發生在他身上──他們真的「沒差」嗎?其實,孩子會呈現這樣的狀態其實很正常,大概有以下幾個可能:

  1. 孩童對於哀傷並不一定知道如何表達,同時家中的家人、長輩可能會告訴孩子:「不要哭,哭了XXX會捨不得離開」、「男孩子不可以一直哭。」、「你是哥哥/姊姊,你要做好榜樣。」,因此孩子尚未了解何謂哀傷,就跟著大人將情緒藏起來。
  2. 孩子的歷程與成人不盡相同,孩子會需要更長的時間醞釀及發酵情緒,因此也需要有較長的觀察期。
  3. 有些孩子的認知發展也尚未成熟,並不能夠完全理解死亡的概念,但周遭親人的情緒是會傳遞給孩子,間接影響孩子的行為的。

雖然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大人們可能也會告訴自己,「這樣也好,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但其實在孩子的內心,很多事情可能已經悄悄改變 就像在觀賞《我們與惡的距離》時,有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天晴盤腿坐在床上,像是指責又像是質問的對昭國和喬安說:「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其實我認為這句也隱含了對於生命會否永遠消逝的疑惑)昭國和喬安從未找過天晴討論離婚的事,但天晴對於愛、對於關係的想法早已經產生了動搖:「因為你跟爸爸現在常常吵架,然後爸爸就只會睡公司,就不太會睡我們家……」。

而後來,無良的編劇讓王赦以及美媚的孩子就這樣早產過世了,當下除了替他們家感到萬分不捨外,其實默默地回想起前面有出現過的,在他們與小斐互動的過程中,一個令人擔憂的細節正在發酵(入戲很深欸,是要不要講XD),美媚從一開始,就會叫小斐「姊姊」,代表他們其實很早就告訴他,要有新成員加入家庭,而他也將成為姊姊了。 讓孩子預先對新成員有心理準備,這本該是件好事,但在孩子已經建立自我認同,甚至開始對新成員有些想法及情緒,無論是期待或是擔憂,成員的驟然逝去對他來說都勢必會有所影響,輕則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傷害,重則曾經希望不要有人來分享父母的愛因此當成員真的消失時認為是自己的錯,也因此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便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如何與孩子一同面對死亡

要怎麼和孩子談論死亡?我認為,得先從孩子的年齡著手,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不同年齡會有如下的差異:

  1. 感覺運動期(約2歲前) :此階段的孩子尚不能明白死亡的意義,認為物體是恆存的,但能夠感受到周遭人們的情緒,也能夠體會到分離的,情緒會體現在哭鬧、難以安撫等面向,因此需要時時關照孩子的狀態。
  2. 前運思期(約2~7歲,小斐的年紀) :此階段的孩子會以自己的角度解釋死亡,對死亡有初步的認識,但認為死亡只是暫時的,親人只是睡著了,之後會再次醒過來,或是親人只是變成天上的星星了,雖然這些想法聽起來把死亡描述的很浪漫美好,但是大人有必要適時的提出修正,以免孩子誤解。
  3. 具體運思期(約7~11歲,天晴的年紀) :此階段的孩子已經具有對死亡的認識,但會認為死亡離自己很遙遠,那可能只是老人或是重病的人的事情,並不會發生在父母或手足身上,因此對於天晴來說,天彥的離去應該是相當震撼的事。
  4. 形式運思期(約11歲之後) :此階段的孩子對於死亡的認識已經與大人相同 當然,每個孩子的發展程度都不一樣,有些孩子較快,有些孩子較慢,因此還是端看孩子本身的狀態,去理解他當前的想法。

除此之外,與孩子談論死亡時,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 自己對於死亡的態度如何?是絕口不提、敬而遠之,抑或是放開心胸、坦然面對?大人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於死亡的看法以及處理模式,當大人對於悲傷難過是試圖不談論的,孩子也會學著隱藏自己的情緒。
  • 以適合孩子的方式討論死亡,例如在劇中,可以看到小斐家的牆上貼滿了他的畫作(呃……是他對吧?難不成是王赦?)因此未來在紓解小斐的情緒以及了解他的想法時,繪畫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其餘透過繪本、家家酒、卡通影片等等都會是很好的方式。
  • 對於孩子的問題誠實以對(死是什麼?人都會死嗎?死了之後會怎樣?你們也會死嗎?我會死嗎?),告訴孩子死亡是人必定會經歷的事,但不需要過度的擔心,掩飾和避而不談只會加深孩子的疑惑及恐懼,只要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方式,孩子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 了解孩子的反常行為與親人的過世會有所關聯 情緒上 悲傷、生氣、愧疚、擔心 生理上 頭痛、肚子痛、反胃、全身無力、精神萎靡 行為上 違反生活常規、課業退步、攻擊行為、退化 比起真正的說出口與大人討論,上述的狀況更符合孩子表達自己狀態的方式,此時大人應暫緩責罰,去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替孩子的情緒找到合適的出口,若孩子依然反常,則可以尋求學校輔導老師或是諮商師的協助。

很多時候我們總擔心孩子是否能夠理解、承受親人的逝去、親密關係的消逝,但其實只要給予孩子時間、關懷、以及表達的管道,會意外的發現孩子所能理解及承受的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在此之前,我們自己對於死亡的態度、情緒的宣洩等,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就顯得相當重要,必要時別忘了向第三方請求支援,無論是親朋好友、心理諮商師、輔導老師等等,都可以一同我們一起面對這一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