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蛹恆放映室 » 重讀《木偶奇遇記》:讓長鼻子的小木偶帶著我們找回死寂的心靈

重讀《木偶奇遇記》:讓長鼻子的小木偶帶著我們找回死寂的心靈

文/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每個人想起小木偶皮諾丘,通常最先想起的是「說謊就會變長的鼻子」,許多父母親也透過這個故事用來進行道德教育,勸說孩子不可以撒謊。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能夠流傳下來的童話故事,通常都有很深遠、多元的意涵。因此,若單將《木偶奇遇記》作為道德教育的媒材,或許就可能限縮這個故事所隱藏的豐富意義。

故事中缺陷隱含人生課題

童話故事的開頭,有時就已經呈現這個故事所隱含的核心議題,而許多童話故事的開頭有著一些「缺陷」,例如:《傑克與魔豆》當中,傑克因為家中貧困,連母牛都擠不出乳汁;白雪公主則是在故事開頭,生母就因為難產而離世;《紅舞鞋》當中的凱倫則是失去了母親。這些童話故事當中的不同「缺陷」,都象徵著人類生活中所需要面對的許多生命課題。

在《木偶奇遇記》當中,獨居的木匠爺爺因為沒有人陪伴,過著看似相當孤寂、寂寞的生活,這也是一種缺陷。木匠爺爺在雕刻完小木偶後,將它取名為皮諾丘,並祈禱皮諾丘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小男孩來陪伴自己。而這個缺陷又象徵著什麼樣的心理意涵呢?

童話故事中的人物(不管是主角或是反派),都很可能是我們內在人格的投射,例如:白雪公主中的壞巫婆,可能就象徵我們心中自戀性格的一部份,《木偶奇遇記》也是。在故事中,木匠老爺爺是一名獨居的「老人」,並滿心期待著有一個「小男孩」可以來陪伴自己。相較於其他年齡層與發展階段,「」雖然有較多的智慧與人生歷練,但通常較不具有發展上的變動性、較缺乏動力,各個層面的生活功能也較低。「小男孩」在發展上則相對地充滿各種的可能性,並且較具有創造力、活力、生活動力,也較傾向透過自身的慾望、本能去生活。

若以「老年人」、「小男孩」類比人類的心靈,「木匠爺爺」或許是象徵一個人的心靈可能因為某種緣故,而顯得呆板遲滯,並缺乏動力、生命力與創造力。而如何讓這個看似死寂的心靈重新如同一個「小男孩」一樣,重新活出自己的生命力與動力,並且與自己的本能與慾望共處,或許就是這個故事所蘊含的智慧。

缺乏覺察 反被慾望掌控

當一個死寂的心靈想要重新復甦,並且與其本能、慾望再次連結時,若在這過程中缺乏對自身狀態的覺察,則很可能被自身的慾望與本能所掌控。

舉例來說,有些父母親因為自身的焦慮感作祟,因此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會下意識地替孩子隔絕所有可能「有害」的刺激,這些孩子在無形當中成為了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這些孩子成長,並脫離了父母親的掌控之後,變很可能受到外在環境的誘惑所影響,而無可自拔。

抑或是對於一些時常感到憂鬱、低潮的人來說,他們很可能會透過藥物的使用來獲得高潮、興奮的感受。一旦藥物的使用上了癮,他們就很難不再依靠藥物來獲得短暫的快樂與放鬆。簡單的說,有些人在脫離原有的遲滯、死寂的生活,並學習與自己的慾望及本能連結時,若是缺乏對自身的覺察,便可能在不經意之中,被自己的慾望與本能所控制。

當一個人被自己的慾望與本能所控制,又會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在故事中,皮諾丘因為難以克制自身的慾望,不僅好幾次受到狐狸的拐騙,最後還被誘拐到玩具王國,最後被變成一隻驢。在童話心理學當中,有時動物象徵著一個人的本能與動物性,而驢是一種容易受到駕馭及役使的動物,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故事或許是在提醒著我們,當一個人全然憑藉著自己的慾望與本能來過生活,便很可能喪失理性,並受到外在環境的誘惑所牽引。

幸好,童話故事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它不僅會透過象徵的方式來呈現人類心靈可能面對的困境,同時也會呈現這些困境的解決之道。

當皮諾丘變成一隻驢後,不小心掉到海裡並且被鯨魚吃掉,沒想到在鯨魚的肚子裡面看見了木匠爺爺,原來是因為木匠爺爺四處找尋皮諾丘,也不小心被鯨魚給吞進肚子裡。在迪士尼的故事版本當中,木匠爺爺因為先前的失敗經驗,已經放棄逃出鯨魚肚子裡的希望,但是皮諾丘並不願意放棄,他靈機一動,在鯨魚肚子裡面焚燒木板,製造出大量的濃煙,等到鯨魚打噴嚏後,他們就順利逃脫了。在故事的最後,小木偶受到仙女的幫忙,終於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孩。

這個故事或許是在告訴我們:

  1. 正如木匠爺爺始終沒有因為皮諾丘的犯錯而放棄他,而我們要做的也並非捨棄或隔絕自己的慾望與本能,而是選擇接受這是我們心中的一部份。
  2. 若沒有小木偶的機智,木匠爺爺可能還無法逃脫鯨魚的肚子,我們的慾望及本能也是如此,若我們也能夠善用自己的慾望與本能,或許它能夠給我們生活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與希望。
  3. 木匠爺爺與皮諾丘,兩者缺一不可,否則這個故事就不會有完美的結局。因此,我們必須同時守護心中的木匠爺爺(理性、邏輯、守規矩的一面)與皮諾丘(感性、創造力、生命力、活力、想像力的一面),找到他們兩者的共同生存之道。

延伸閱讀

  • 呂旭亞(2017):公主走進黑森林-榮格取向的童話分析。台北:心靈工坊。
  • 吳東彥(2017):《傑克與魔豆》的童話分析: 從兒童偷竊、母親情結及其療癒象徵進行探究。輔導季刊,53(4),74-82。
  • 吳東彥、黃宗堅(2019)。《白雪公主》的童話分析:性意識及陽性原則的啟蒙與開展。輔導季刊,55(1),61-70。
  • 吳東彥、黃宗堅(2018):童話分析:安徒生童話《紅鞋》的隱喻及其療癒象徵。輔導季刊,54(4),23-32。
  • 李淑珺(譯)(2005):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原作者:S. Cashdan)。臺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