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總是壓抑不下來情緒!」情緒是否該被壓抑、控制,才是一種高EQ的展現?亦或者,情緒是自然傾向、是內心的自我對話?!
閱讀更多
正當我受益於「坐在平常習慣的位置等於進入工作狀態」的制約效果時,左方傳來一陣陣清喉嚨的聲音。當下被引起的被擾亂感,就像難得悠閒愜意在戶外曬著陽光,當假外國人時,突然有一隻蒼蠅在你臉上飛來飛去,雖然只有那短短幾秒,但那種被闖入、打亂節奏的感覺就是很討人厭,加上昨天才聽到似乎有疫情破口的新聞,於是我情不自禁邊拿咖啡邊轉頭看發出聲音的人——是位低頭苦讀的學生。
閱讀更多
「又到晚上了,今晚又要睡不著了?」、「明天還有好多工作,我一定得睡著!」「都已經凌晨了,我還睡不著,怎麼辦?」、「安眠藥都吃了,怎麼還睡不著?」......以上這些念頭,是否經常出現在你的腦中?是否一到晚上,你就開始恐懼睡不著的夢魘?當這些念頭又出現時,你是否開始感到壓力,內心也湧現許多的焦慮?睡不好,時常是實務現場的當事人,在遇到生活壓力或情緒困擾時,容易出現的生理現象。
閱讀更多
在某次的課堂上,教授在台上說到有一群人,曾經受過傷,在痊癒但留下疤痕後,他們習慣用逃避抑制的生活方式來避免再次受傷,而這種方式不僅管用,往往也使他們在日常生活或工作表現上蠻成功的,只是隱隱約約的帶著一絲隱晦的低落、不滿足或不開心。當下的我心想這聽起來沒什麼大礙呀,這樣生活不也過得挺平順的嗎?
閱讀更多
作為家長,許多時候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學業、生涯甚至是工作操碎了心,希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順遂成長,但許多的關心與擔憂卻進不了孩子的耳、到不了孩子的心。看到孩子收不到自己的心意,反而更加焦急的逼近,恨不得可以馬上將孩子導回「父母期望的正途」,除了效果不彰,有時更打壞了親子互動的氛圍,推開彼此的關係,反倒多了「做到流汗,卻讓人嫌到流涎」的委屈。記得,先別急著去想誰對誰錯,那只會讓關係變得更糟!關係互動很難找出明確的對與錯,討論怎麼解決彼此的溝通困境比較重要,親子溝通也是如此!
閱讀更多
我們都不喜歡負面情緒,因為負面情緒帶來不舒服、痛苦的感受。然而也因為這份不舒服和痛苦,會引起我們注意,進而採取行動,來改變這些不舒服的狀態。
閱讀更多
選後蔓延的情緒未見消弭,無可改變的事實依然存在,如此複雜、矛盾、掙扎的心境又該如何處理?
閱讀更多
「嗨!今天的你過得好嗎?」-這是我經常會在睡前,花時間好好問自己的一句話,一句很簡單、很真實、卻可以很靠近自己內心的對話,它幫忙了我關照自己的心裡是否滿足、生活是否有好好地過。有人說「心情不好就找人聊一聊就好了呀,為什麼要花錢做諮商?」我想大家或許都有過找人聊聊的經驗,當下真的是會覺得心裡確實舒暢不少、覺得自己或許不那麼孤單,但在情緒宣洩過後,再捫心自問一下,是否會覺得心裡仍然怪怪的、似乎哪裡卡住卻也說不上來
閱讀更多
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是我們生命故事的進行式,穿插著不同的人物、場景、劇情跟脈絡,交織成我們的生活實況,面對這些不知該如何承受的故事樣貌,映照出我們活出生命姿態的勇敢。如何好好地傾聽承接這些故事,見證當中生命的不容易,好好的陪伴讓個案看見問題故事中的亮點,讓無力的故事劇情走向喜歡的方向,這就是我所嚮往的諮商歷程與樣貌。
閱讀更多
一時的情緒高漲、難以控制,於是就自殺或殺人的新聞並不少見,然而「怎麼性子這麼烈?」、「有事可以好好講,一定要這麼激動嗎?」一類的評價從未止歇,只是面對這些評價,我很想問,我們的社會真的有提供「好好講」的空間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