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蛹保安康 » 濫好人病:為什麼你老愛替別人想?

濫好人病:為什麼你老愛替別人想?

文/蔡羽柔諮商心理師

當你可以不為「別人的期待」而活時,也才放下了別人要為「你的期待」負責的期待。

「我總是把家裡打掃好,把他明天要穿的衣服燙好,我男友的我都放在心上,在乎他的需要比我自己的重要」

「只要朋友說需要幫忙的地方,基本上我都會答應,我不太能夠拒絕。」

別人的需要總是放在前面

有些時候我們總是為別人想得更多、更細膩,把身邊的人打理的服服貼貼、家人要我的未來做什麼我都照做,連路上出現老太太要過馬路我也是第一個搶先去做。

別人的聲音和需要,像是一種在洞穴中無止境的回音,無法忽視也無法抹滅。但就像是一種蠶食鯨吞的過程,好像要將自己切成一萬份,去餵食身邊的人們,但總是需求大過於供給,擔心再怎樣餵食他們都不夠,也害怕某些地方再也無法長出來了,失去了復原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能夠保全擁有完整的自己。

你知道嗎,害怕感受情緒,也讓你失去了情緒。

很多時候感到沮喪,好像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疲憊、情緒穩定的人才是好的人,於是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能生氣也不能掉眼淚,因為沒人會看見和為你疼惜。以至於內心裡頭常常塞了許多垃圾卻倒不出來,垃圾的腐臭讓你迴避感覺,至少無感會自己好過一點,漸漸地也開始遺忘了自己有感覺。

藉由不斷得到肯定,滿足匱乏的自己

在自己的世界裡,實在太匱乏渺小了,所以常常藉由為別人付出,換來對方給自己的肯定和感謝,這成為一種價值,甚至是一種光環,它賦予了某種神聖的角色,一個不斷照顧他人的好人,好像為別人多做了一點,就會讓自己好一些。

「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是種安全的方式」,但是成也是期待,敗也是期待,自己成為一隻變形怪,在不同人面前活出不同的自己,可是當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卻感到迷失。」

當你問自己:「我哪裡值得驕傲?」、「如果死了誰會為我惋惜?」這些問題,往往答不出來,那些光亮真的好難看見。如同在暗夜中微弱的星星,即使黯淡無光了也沒有人會發現,這樣的沮喪成為一股暗流,一直潛伏在自己的身體裡。

該如何停止自己慣性的付出

感受一下自己,當拒絕別人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麼?是什麼讓你「不應該」拒絕別人?

是不是一些「習慣性的」,當你停止付出時,就會自責自己沒有價值?原本為別人奉獻是件美好的事,但當變成一件不得不的壓力,好像有些奉獻成為了一種犧牲,沒有選擇。

「算了!都做了那麼多還是沒有用,可能真的是個不值得讓人喜歡的人吧。」

如果價值來自於努力做些什麼,去換來他人的感謝和肯定,那麼當那些掌聲停止了,好像那些努力也付之一炬,不值得一提,甚至對那些未給你肯定的人有了怨懟。

「我都為你做了這麼多了,你怎麼都沒看到?」

「你不幫我做些什麼也就算了!我為你做了這麼多,連一句感謝都沒有嗎?」

很努力的做,努力的想被看見,就算是道謝也感到心滿意足。

但是,你的努力真的不值得自己稱許一番嗎?你的付出難道不能因為自己的「希望」和「想要」而做嗎?如果不是對方的要求,而你賣血換肝拼了命付出,期待換來對方的回應,似乎也是拿著自己的期待當作權柄,要對方為你負責。

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真的「想要」做嗎?還是你覺得「應該」要做?你想要為「自己」做?還是為了「交換」什麼而做?

當付出可以有選擇時,別人才不會踐踏你的真心,視之為理所當然;你對自己可以更有控制感,因為自己的價值可以由自己給予。他人的回應對你來說,只是附加的禮物,但真正的珍珠,是自己。

當你可以不為『別人的期待』而活時,也才放下了別人要為『你的期待』負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