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日常觀察 » 從#MeToo運動看我們如何預防孩子遠離性傷害風險

從#MeToo運動看我們如何預防孩子遠離性傷害風險

文/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徐玉容 臨床心理師

這段時間,政治圈、學術圈、文化圈 發起了「#MeToo運動」,相繼有多位被害者出面說出過去被權勢霸凌、的受苦經驗,甚至校園裡各種性歧視、性霸凌的事件也層出不窮。

受害者在事發之後,經歷好長時間的疑惑、憤怒、噁心、羞愧、恐懼、無助無望,甚至無法好好生活,加害者和他們的主管、師長卻一致都以「誤會」、「無心」、「不要理他就好」當作回應,這不禁讓我想到5歲的小豪。

開朗活潑的小豪和家人去吃喜酒的時候,被沒見過面的長輩強抱、捏臉、親臉頰,小豪當下表現閃躲、甚至嚇到大哭,但現場的大人卻只覺得小孩子鬧脾氣、沒禮貌。

重視孩子的身體界線和自主權

小豪當天回到家中後,
阿媽對他發脾氣:「你是男生還這樣哭哭,很丟臉耶!」
爸爸一派輕鬆:「伯公是看你可愛才會抱你嘛!」
媽媽試著想安慰:「伯公只有抱一下下而已,沒關係啦!」

這些言語都在嘗試淡化事情經過,告訴孩子「這沒什麼」,但卻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感受被否定,反而更加困惑、自我懷疑,甚至出現愧疚的感覺。事後很長一段時間,小豪的情緒變得很不穩定、容易哭鬧生氣、不喜歡外出。

告訴孩子「這沒什麼」,等同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反而更加困惑、自我懷疑,甚至出現愧疚

尊重孩子無論年紀多小,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屬於他的物權和身體權。

除非涉及安全和健康的情境(如:生病、受傷的必要醫療處置),否則在動用孩子的物品、碰觸孩子的身體之前,都需事先告知孩子、徵詢他的同意;過程中也可以和孩子核對,他對於這樣的碰觸有什麼感覺,幫助孩子學習區辨和表達自己的感受,進一步練習如何向對方表達「我不喜歡」「我不想要」的意願。

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任何人(無關親疏尊卑),都不能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碰觸你 ,不只是「你說不可以,別人就應該停下來」,更應該是「只要你沒有說可以,別人就不能對你做任何事」

性平教育從生活互動中落實

在陪伴小豪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除了事後的照顧和處理之外,我們有沒有機會能在更早之前就先預防事情的發生?

從小豪家人的回應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故意傷害孩子,但過去的成長經驗,讓我們不自覺地為性別、年紀、稱呼、權威貼下了標籤,也讓我們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聲音。

覺察我們自己對於性別、氣質、性傾向的刻板印象;盡可能降低這些刻板印象對於教養孩子的影響;以孩子本身的性格特質看待孩子 ,而非性別(如: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難過了都會哭、我的孩子穿紅色是因為他喜歡紅色)。

日常生活中家長本身的實踐與示範,也能幫助孩子跳脫性別刻板印象與偏見,學習尊重他人,例如:家中所有成員都需要參與家務、家中所有成員的意見都一樣重要、要用站或坐使用馬桶是個人選擇,但留給下一個人乾淨的馬桶是家庭義務。

建議家長尊重孩子有選擇個人物品的自由 、決定個人事務的空間;接納孩子和我本身、和我期待的樣子就是不一樣;我愛孩子是因為,他原本的樣子就是最美的樣子。

能被接納、尊重長大的孩子,才能尊重、肯定自己,也才懂得如何尊重、理解和他不一樣的別人。

開放接納的親子互動基礎

孩子需要安全的臂膀陪伴他面對風暴,而這仰賴於日常互動的累積,當孩子感受到包容、接納的氛圍,他才能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也才會願意並敢於在面對重大的挫折或事件時,放心向家長訴苦、尋求協助。

平時培養親子聊天的習慣,帶著開放、好奇的態度,聆聽孩子分享每一件生活上的小事,不急著給予建議、評價或究責。

NG:「你沒有跟他說不可以嗎」、「你沒有跟老師說嗎」、「他不是故意的,你不要那麼小氣」

試著承接孩子在這過程中的感受、理解孩子如何解讀事件(如:「你不喜歡他這樣對你」、「你一定覺得很難受」),絕對優先於檢核事情真相。

最後,小豪的家人們在諮商過程中,學習了如何同理和接應孩子的情緒、辨識孩子應有的權利及友善對待,小豪也在安全接納的親子互動關係中,重新建立對於環境的信任、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

孩子之於成人,是絕對的弱勢(無論體型或權力都是),因此,保護孩子,絕對是我們身為大人的責任。我一直相信,被溫柔對待的孩子才能溫柔對待他人。

如果希望能夠保護孩子免於被傷害的恐懼,我們可以做的不只是教導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還可以善待他們 ,讓環境中每一個孩子都能學會「尊重差異 」「善待自己和他人 」,就能避免加害者的養成。讓我們一起為孩子能活在一個不再需要「#MeToo運動 」的世界而努力。

**為保護個案權益,文章中的人物個資、故事情節均已經過改寫。